·子夜星网站 >> 古代诗词 >> 〔宋〕范仲淹诗词集 <1>

  
  
  
     
     

范仲淹诗词集

【宋】 范仲淹 Fan Zhong Yan


卷一

根据《范文正公集》整理

  

  

  

〔共7頁〕 1 2 3 4 5 6 7 第一頁 下一頁

范仲淹简介

( 989-1052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二,两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画粥断齑”,笃学不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二十九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
  仁宗时,任秘阁校理、右司谏期间,范仲淹上《百官图》讥讽宰相不能选贤,贬至饶州。任陕西经略安抚使期间,防御西夏侵犯,曾令“西贼闻之惊破胆”,因而名重天下。后庆历三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期间,向仁宗推行“庆历新政”,遭保守派攻击,被罢去参知政事,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五月二十日病故于徐州,终年六十四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朝廷追封楚国公、魏国公。故世人又尊其为范文正公。
  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遗诗311首,词五首。范仲淹的散文,诗,词均有名篇得以历代赞誉。其词虽存世仅寥寥五首,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风格清新刚劲,可谓开宋代豪放词之先河。
  按:原集有五卷本、三卷本,为便于网络阅读,本次整理编校后分为七卷,最后一卷为《范仲淹词》。
  

                子夜星网站资料 2008.01.18

  --- ---

  ◇ 北宋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 以仁为任,死而后已──范仲淹评传


  
  

  

谢黄总太博见示文集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仰止江夏公,大醇无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致之讽谏路,陞之誥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四民诗

前王诏多士,咸以德为先。道从仁义广,名由忠孝全。
美禄报尔功,好爵縻尔贤。黜陟金鉴下,昭昭媸与妍。
此道日以疏,善恶何茫然。君子不斥怨,归诸命与天。
术者乘其隙,异端千万惑。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
听幽不听明,言命不言德。学者忽其本,仕者浮于职。
节义为空言,功名思苟得。天下无所劝,赏罚几乎息。
阴阳有变化,其神固不测。祸福有倚伏,循环亦无极。
前圣不敢言,小人尔能臆。裨灶方激扬,孔子甘寂默。
六经无光辉,反如日月蚀。大道岂复兴,此弊何时抑。
末路竞驰骋,浇风扬羽翼。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歛由呼吸。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垄,游堕如云集。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先王教百工,作为天下器。周旦意不朽,刊之考工记。
嗟嗟远圣人,制度日以纷。窈窕阿房宫,万熊横青云。
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
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人耻。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输指。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余春。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

(四民诗终)


寄题孙氏碧鲜亭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宝。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赠张先生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浩歌七十余,未尝识戈兵。
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养志学浮丘,久炼日月精。
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素闻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风尘三十六,未作万人英。迺闻头角者,五神长战争。
祸福有倚伏,富贵多亏盈。金门不乏雋,白云宜退耕。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芝田春蔼蔼,玉涧昼錚錚。
峰峦多秀色,杉桂一何清。月壑认瑶池,花岩列锦城。
朱弦冉冉奏,金醴迟迟倾。相劝绮季徒,颓玉信纵横。
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明月谣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一夕增一分,堂堂有余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上汉谣

真人累阴德,闻之三十天。一朝鸾鹤来,高举为神仙。
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下有修真者,望拜何拳拳。
愿君银台上,侍帝玉案前。当有人间问,请为天下宣。
自从混沌死,淳风日衰靡。百王道不同,万物情多诡。
尧舜累代仁,弦歌始能治。桀纣一旦非,宗庙自然毁。
是非既循环,兴亡亦继轨。福至在朱门,祸来先赤子。
尝闻自天意,天意岂如此。何为治乱间,多言历数尔。
愿天赐吾君,如天千万春。明与日月久,恩将雨露均。
帝力何可见,物情自欣欣。人复不言天,天亦不伤人。
天人两相忘,逍遥何有乡。吾当饮且歌,不知羲与黄。


清风谣

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迴。
飘飘度清汉,浮云安在哉。万古郁结心,一旦为君开。
有客慰所思,临风久徘徊。神若游华胥,身疑立天台。
极渴饮沆瀣,大暑执琼环。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
熙如揖庄老,语入逍遥道。朱弦鼓其薰,可以解吾民。
沧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缨。愿此阳春时,勿使飘暴生。
千灵无结慍,万卉不摧荣。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裁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上都行送张伯玉

上都有圣人,日月一以新。曄曄天下才,西走尧舜宾。
百谷望东浸,万星依北辰。直者为之辕,曲者为之轮。
一材不复遗,况此席上珍。南山张公子,气象清且淳。
怀有绮绣文,朝无瓜瓞亲。寸心如铁石,不羞贱与贫。
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宝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


鸣 琴

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驯鸥咏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古 鉴

磨此千年鉴,朱颜清可览。君看日月光,无求照人胆。


赠樊秀才

知古之孙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开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赠棋者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吴当著棋史。


岁 寒 堂 三题

岁寒堂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于以列钟鼓,邀宾乐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崢嵘。勗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君子树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迺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松风阁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凤皇下云霓,锵锵鸣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洁如庖羲易,洗人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岁寒堂三题终)


赠都下隐者

梅福隐市门,严平居卜肆。乃知神仙徒,非必烟霞地。
异哉西山人,逍遥京洛尘。门多长者车,察脉如有神。
轩皇万余载,此术了然在。精意洞五行,飞名落四海。
结舍拟沧洲,东池接御沟。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
清夜泛月华,宛是江湖游。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公路涧
曹公与袁绍常争据此地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拜马
子晋登仙,遗马于此,乡人见之皆拜

传闻王子仙,涧边遗一骥。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二室道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
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玉女窗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粧。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


玉女捣衣石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天 门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天门泉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天 池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
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三醉石

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峻极上寺

徘徊崚极寺,清意满烟霞。好风从天来,吹落桂树花。
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中 峰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迴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终)


听真上人琴歌

银潢耿耿霜稜稜,西轩月色寒如冰。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伏牺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
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
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此声感物何太灵,
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为予试弹广陵散,
鬼物悲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兴亡哀乐不我遁,
坐中可见天下心。感公遗我正始音,何以报之千黄金。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
 


湖 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水 月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筠 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风 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渚 莲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终)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世传学中禄,小子迺逢辰。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
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共7頁〕 1 2 3 4 5 6 7 第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